近日,淮北市博物馆在馆内广场开展全员户外消火栓实操演练,全体干部职工、保洁人员、安保团队参与。此次演练旨在检验户外消火栓整改成效,提升全员初期火灾扑救能力,为馆藏文物及公众安全筑牢 “防火墙”。
“户外消火栓是扑救初期火灾的关键设施,连接水带时要对准接口凹槽,顺时针拧紧,开启阀门时需缓慢操作,避免水带压力过大爆裂……” 演练现场,安保主管结合我馆参与演练人员实际情况,先通过理论讲解、实物演示,详细拆解了消火栓组件识别、水带连接、压力调节、精准射水等核心操作步骤,强调了文物保护单位火灾扑救的注意事项。
实操环节中,全体人员按部门分组,轮流上阵实操演练。从快速展开水带、精准对接接口,到平稳开启阀门、瞄准模拟火源射水,每个步骤都在安保队员的手把手指导下规范完成。针对部分员工初次操作时出现的水带缠绕、接口渗漏、射水不准等问题,监督员逐一纠正,确保人人掌握操作要领。“以前只在培训中见过消火栓,这次亲手操作才知道细节这么重要,比如拧接口不能太用力,射水要对准火源根部,这些技能关键时候能救命。” 展览部员工在完成实操后说道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演练特别设置了 “应急联动” 场景,模拟展厅突发火灾,值班人员发现火情后,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一边上报火情、组织疏散,一边联动开启户外消火栓,与后续赶到的消防力量形成扑救合力。这一环节既检验了户外消火栓的水压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,也强化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。
“此次全员实操演练,是落实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方案的重要举措,既检验了消防设施整改成效,也让每一位员工从‘旁观者’变成‘参与者’。” 分管领导表示,下一步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,固化 “每日巡查、每月培训、每半年演练” 的长效机制,持续完善应急预案,让消防安全意识深植人心,为馆藏文物和广大观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。



撰稿:杨光
摄影:杨光
审核:陆井峰
终审:张岛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