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5日,淮北市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以“一根小竹竿”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讲座。讲座聚焦国家一级革命文物——支前英雄唐和恩使用过的小竹竿,深情讲述了山东莱阳农民唐和恩在土地改革后心怀感恩,毅然带领小车队支援淮海前线的感人事迹。启程时,他随身携带一根三尺竹竿,刻下家乡名字,并立誓每到一地就刻下一个地名,以此记录百姓支前的艰辛历程,留给子孙后代铭记。
讲座生动再现了这根小竹竿所见证的支前征程。在雨雪交加、道路泥泞的恶劣条件下,唐和恩曾因奋力拉出陷入泥坑的运粮车而磕掉门牙,却忍着剧痛,拽棉止血,高呼“豁出命也要把粮食送上前线”。在半年多时间里,他拄着这根竹竿,带领小队跋山涉水,跨越山东、江苏、安徽三省,行程长达三千公里,最终在竹竿上密密麻麻刻下了88个城镇村庄的名字,连缀成一条用血肉和信念铸就的支前生命线。
这根斑驳的小竹竿,是人民群众全力支援革命战争、创造历史伟业的真实写照,被誉为丈量民心向背的“量天杖”。讲座深刻阐释了它所承载的不朽精神,警示后人铭记新中国来之不易,激励大家传承“一切为了前线、一切为了胜利”的坚定信念,在新时代继续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。这根竹竿镌刻的不仅是地名,更是人民与党同心同德、共创伟业的历史丰碑,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。
上一篇:乐享“博·学”系列——大运河文化
下一篇:没有了